絮凝剂检测方法 絮凝剂检测国标
絮凝剂检测测定产品中的主要理化参数与有机物含量,确保产品达到排放标准与用途要求,评价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一致性,为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安全使用提供依据,同时满足用户对产品性能的检验与管理需要。
絮凝剂检测范围:
1. 活性成分:聚合铝、聚合铁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与含量。
2. 理化参数:pH值、液态密度、稀释倍数和浊度等理化参数。
3. 有机物:TOC 或 COD 测定方法测定产品中的总有机碳或化学需氧量。
4. 表面活性剂:可能使用的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与含量。
5. 重金属:可能存在的铬、铅、镉和汞等重金属成分含量。
6. 残留溶剂:残留的丙酮、丙酮酚、甲醇或乙醇等有机溶剂。
7. 细菌总数:生菌数或总细菌数,判断其微生物污染情况。
8. 水分:自由水含量或 water activity,判断其贮存稳定性。
9. 凝集效果:进行水样凝集效果试验,评价产品的实际凝集性能。
絮凝剂检测方法:
1. 可见光分析法:比色法或比浊法,通过可见光光谱测量絮凝剂溶液的吸光度或浊度变化,以间接判断其浓度和絮凝效果。
2. 离子色谱法:离子色谱法(IC)对絮凝剂中常见离子成分(如铝离子、铁离子等)进行分析,以评估其含量和稳定性。
3. 元素分析: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等方法,测定絮凝剂中的金属元素,如铝、铁、锰等元素。
4. 蛋白质分析法:比色法、凝胶电泳法等方法,测定絮凝剂中的蛋白质含量或分子量变化,以评估其絮凝性能。
5. 残留溶剂分析:气相色谱法(GC)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(GC-MS)等方法,分析絮凝剂中的残留溶剂成分,以判断其纯度和安全性。
6. 粒度分析法:动态光散射仪(DLS)或激光粒度仪等,测定絮凝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和分布,以评估其絮凝效果和分散性。
7. 性能评价实验:包括沉降实验、浑浊度测试、悬浮固体含量测定等,通过模拟实际应用条件,检测和评估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和处理效能。
絮凝剂检测标准:
1. GB 18920-2002《水处理用化学药品通用技术条件》:规定了水处理用化学药品的分类与通用技术条件。
2. HJ/T 60-1999《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:规定了水处理用化学药品的排放限值与监测方法。
3. HJ/T 63-2001《乙二胺四乙酸检测方法》:规定了水样中乙二胺四乙酸的检测方法。
4. HJ 611-2011《凝集剂的化学需氧量(COD)的测定》:规定了测定絮凝剂化学需氧量的方法。
5. ISO 7887-1《水质检测用玻璃器皿的选用与处理规范 第1部分:取样瓶》:规定了水样玻璃瓶的选用、清洗与质量要求。
6. GB/T 7421《水生环境微生物采样与质量控制方法》:规定了水生环境中微生物的采样与质量控制方法。
7. ASTM D 1278-91(2014)《胶体溶液浊度的测定》:规定了水溶液浊度的测定方法。
絮凝剂检测为什么选择微谱
1、硬件实力强
标准化实验室、技术人员经验丰富、仪器设备完善,强大数据库
2、技术优势
10余年领域聚焦、专注絮凝剂检测分析评估、提供完善评估方案
3、服务周到
全程专业工程师一对一服务、解决售后问题
絮凝剂检测流程
1、在线咨询、电话沟通或面谈
2、寄送样品,特殊样品可提供上门取样服务
3、合同签订(付款)
4、样品分析检查工程师分析汇总报告
5、为您寄送报告,工程师主动售后回访,解决您的售后疑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