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添加剂检测项目
食品安全刻不容缓,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非常的严格。食品添加剂直接关乎着食品安全,所以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检测需要非常的严格。微谱可以利用光谱法,色谱法进行食品添加剂检测,微谱有专业成分检测的色谱仪,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下面微谱小编就简单的介绍一些有关食品添加剂检测的相关内容,大家可以认真阅读一下,对大家了解食品添加剂有所帮助。
食品添加剂检测范围
天然食品添加剂检测 :赤藓糖醇、5’-鸟苷酸二钠、5′-肌苷酸二钠、甜菜红、菊花黄、黑豆红、肉桂油等
合成食品添加剂检测:乳化香精、藻酸丙二醇酯、蔗糖脂肪酸酯、山梨酸钾、山梨酸、胭脂红、糖精钠、植酸(肌醇六磷酸)、甘氨酸(氨基乙酸)、改性大豆磷脂、三聚磷酸钠、味精、红米红、羟丙基淀粉醚、β-环状糊精、甘草酸-钾盐(甘草甜素单钾盐)、甘草抗氧物、天然咖啡因等
防腐剂 :苯甲酸(钠),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,山梨酸 (钾),脱氢乙酸钠
抗氧化剂:丁基羟基茴香醚(BHA),特丁基对苯二酚(TBHQ),2.6-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(BHT),没食子酸丙酯
甜味剂 :甜蜜素,三氯蔗糖,糖精钠,安赛蜜,阿斯巴甜,山梨糖醇,木糖醇等
酸度调节剂:富马酸,乳酸,酒石酸,乙酸,苹果酸,柠檬酸等
着色剂:日落黄,柠檬黄,诱惑红,苋菜红,胭脂红,亮蓝,亮黑,酸性绿,酸性红,偶氮玉红,赤藓红,靛蓝,专利蓝,喹啉黄,荧光黄
增白剂 :甲醛,荧光增白剂,二氧化硫,吊白块,过氧化苯甲酰等
其他 :咖啡因,硝酸盐,亚硝酸盐,茶多酚,溴酸钾,硼酸,硼砂等
食品添加剂检测项目
理化指标:颜色、气味、pH值、纯度、澄清度、含量均匀度、杂质、水分、灰分、酸值、过氧化值、碘值、密度、溶解度、熔点测定、灼烧残渣、干燥失重、蒸发残渣、高锰酸钾消耗量
微生物指标:细菌总数、大肠菌群、霉菌和酵母菌、大肠杆菌、志贺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沙门氏菌、致病菌等
重金属及微量元素指标:铅,砷,无机砷,汞,甲基汞,铜,镁,锌,锡,钙,铬,镉,磷,氟,碘,硒,钾,钠,铝,铁,锰等
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
GB 29205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
GB 29206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铵
GB 29219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
QB/T 2795-2010 食品添加剂 广藿香(精)油
GB 29207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镁
GB 29227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酮
GB 29203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碘化钾
GB 28402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普鲁兰多糖
GB 28305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钾
GB 8821-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β-胡萝卜素
GB 15571-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钙
GB 15570-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叶酸
GB 14758-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咖啡因
GB 14750-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
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
1、质谱分析
质谱:按照离子的质量对电荷比值(即质荷比)的大小依次排列所构成的图谱,称为质谱。质谱分析法:利用质谱进行定性、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质谱分析法。
2、色谱分析
色谱法,又称层析,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,在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。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,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,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,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。
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非常的广泛,食品添加剂关乎着食品安全,所以食品添加剂检测不能马虎,我们要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。食品添加剂检测可以有效的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,同时也可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性能。食品添加剂检测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开发制造有很大帮助。